黄山历史

    一 黄山,天之骄子,国之瑰宝,世界奇观。她与长江、长城和黄河同为中华民族的象征,是至今我国唯一、世界仅有的获得世界文化遗产、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三顶桂冠的名山,被世人誉为“人间仙境”、“天下第一奇山”。 黄山,雄踞在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,山境南北长约40公里,东西宽约30公里,总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,连绵横亘于黄山区、徽州区、休宁、黟县之间。黄山风景区面积160.6平方公里,坐落在黄山区境内。其范围东起黄狮土党,西至小岭脚,南抵汤口,北达二龙桥。中心位置的地理坐标为北纬30°11′,东经 118°10′,与百慕大三角和埃及金字塔同处在神秘的北纬30°线上。黄山自东北向西南延伸,是长江和新安江两大水系在安徽的分水岭... [更多]

    狮子林往事

    到过黄山的人都知道,北海景区有个狮林大酒店。酒店位于狮子峰下,从北海宾馆出发,过万松林,几十米就到了。其实,这个地方在六十年前不是酒店,却是一处佛家修行、供奉香火之地。 民国时期,北海贡阳山下虽然很平缓,但几乎没有建筑物,而狮子峰下却有三个庙宇建筑:狮子林、狮林精舍、清凉正顶。狮子林和狮林精舍两座房子紧挨着,是北海区域的中心,清凉正顶位于狮子林上方五十米处。   雪地冤魂 1920年4月20日,著名收藏家、学者傅增湘与书画家张孟嘉一起从北大门辅村出发,经芙蓉岭、松谷庵到达狮子林。那时狮子林有一老僧一长工,另有一居士,名为李法周。老僧和长工文化程度不高,对黄山不甚了了,倒是李法周对黄山情况有所知晓。... [更多]

    黄山资源保护

    资源保护  ----实行全山室外禁烟、定点吸烟、禁燃禁放,建立森林防火“三全”(全山联动、全年警戒、全员参与)机制,实现连续34年无森林火灾。 ----实施提水上山、分区供水工程,创全国景区提水扬程之最(741米)。在全国山岳型景区率先建成高山防火水网,全山管网总长达13.9千米,每100米设置一个消防栓,共设消防栓120个,北海、西海、天海、玉屏等核心景区主要景点和游道基本实现全覆盖。 ----建设宽4千米、长100千米的环黄山无松林带,落实“三道防线”,加强检查检疫,阻止了松材线虫病传入景区。 ----实行净物上山、洗涤下山,污水统管、达标排放,成功创建ISO14000国家示范区、国家低碳旅游示范区、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。 环卫工... [更多]

    黄山地理

    黄山雄踞于安徽南部黄山市境内,山境南北长约40千米,东西宽约30千米,总面积约1200平方千米。其中,黄山风景区面积160.6平方千米,地跨东经118°01'—118°17',北纬30°01'—30°18',东起黄狮 ,西至小岭脚,北始二龙桥,南达汤口镇,分为温泉、云谷、玉屏、北海、松谷、钓桥、浮溪、洋湖、福固九个管理区。缓冲区面积490.9平方千米,以与景区相邻的五镇一场(黄山区汤口镇、谭家桥镇、三口镇、耿城镇、焦村镇和洋湖林场)的行政边界为界。  [更多]

    黄山风景区“实践案...

    日前,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向黄山风景区发来贺信,作为全国唯一的中国案例——黄山风景区森林景观生态系统恢复实践案例,在世界各国各地区选送的150多个案例中脱颖而出,入选“亚太地区森林景观生态系统恢复实践案例20佳”。 完善“管绿”机制。推深做实“林长制”改革,首创“树长制”和景点封闭轮休制度,建立“三全”森林防火和“保护黄山”生态补偿机制,构成“三网”融合的松材线虫病联防联治机制;强化依法治山治旅,出台实施未经批准擅入未开发区域、宿营帐篷实名登记等生态管理规定近百项。 推进“增绿”工程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治理,实施完成安徽省首个山地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GEF全额增款项目;20... [更多]

    迎客松

    誉    名 迎客松 学    名  黄山松   地理位置 玉屏楼        海拔高度  1670m  [更多]

    摩崖石刻

    排云亭  排云亭亭额。署款:庚辰(1940年)十月建,龙游余绍宋题。余绍宋,号越园,浙江龙游人,工书画。曾任民国司法次长。 间默洞天  刻于轩辕峰神仙洞额,楷书。题刻人不详。 云居... [更多]

    黄山登山古道及古建...

    名  称:黄山登山古道及古建筑 编  号:7-1039-3-337 年  代:唐至民国 类  型:古建筑 所在地:安徽省黄山市黄山风景区 简  介:   黄山登山古道及古建筑位于... [更多]

    文学-名家散文(吴...

    且说黄山 吴冠中 东边日出西边雨,秋天的黄山更是瞬息万变。登山坐爱枫林晚,老年人吃力地爬上始信峰,只能坐在石头上好好休息,慢慢欣赏脚下“红树间疏黄”的斑斓秋色,稍远处,丛丛红树和黄... [更多]

    刘海粟与孔雀松的对话

      世纪绘画大师刘海粟对黄山情有独钟,从1918年第一次上黄山,到1988年以93岁高龄第十次登临黄山,创作了大量以黄山为题材艺术珍品。正是对黄山的深厚感情,使老人非常关爱黄山的一草一木... [更多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