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山怪石一览——温泉景区

发布日期:2018-03-20 10:07 阅读次数: 【字体:   收藏

温泉景区

脸谱石 从揽胜桥仰望紫云峰顶,有圆形巨石,中间有“×”形裂缝,整块岩面酷似京剧人物的脸谱。

 

郑公钓矶  又称郑公钓台。从温泉沿溪上行约200米,有一巨石,依溪而立,传为元代高士郑玉垂钓处。石上刻有“黄山佳景”四字。

 

吼狮石从温泉往白龙桥路旁,蹬道右侧有一巨石,上部长满龙须草,似雄狮怒吼,故名。上刻“石作狮吼”四字,为民国28年(1939年)冬汪德涯题。

 

龙虎斗  在白龙潭右侧,有巨石形如猛虎,上有“入胜”和“气冠群山,神仙止焉”等题刻。石前有合抱古树,扶摇参天,犹如蛟龙。这组石树奇景,合称为“龙虎斗”。

 

龙头石  在白龙桥上方左岸,有一巨石形似龙头。上刻“龙头”二字,为 196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董必武手书。

 

龙吟石  在白龙桥上方,有一巨石,被溪水冲击,声似龙吟,上刻“且听龙吟”四字。民国著名画家汪采白有诗:“一径烟萝晚翠深,乱云行野乍晴阴。荒亭日落松风过,水碧沙明龙自吟。”

 

醉石  温泉至汤岭关道中,在鸣弦泉侧,有一斜立巨石,上有明嘉靖年间所刻“醉石”二字。旧传李白曾来此饮酒听泉,醉卧石旁,乐而忘返,故名醉石。一说李白醉酒后曾绕石三呼,把酒泼在石上。醉石是一块无根“滚石”,是花岗岩节理崩塌后,由流水或冰川搬运而来。在高约五米的横断面上,可见相互平行的垂直裂隙,与附近山峰裂隙不同,因此可断定该石为“外来之客”。

 

停雪石  在醉石旁。泉水从石壁淙淙流过,阳光照射其上,洁白如雪,故名停雪石。

 

老鹰石  在白龙桥上向西北方仰望,可见桃花峰顶有一石如鹰,展翅欲飞,称为“老鹰石”。

 

张公背张婆  在名泉桥或白龙桥,顺着白云溪上游,向桃花峰西北坡遥望,可见两石相连,似一人背着另一人迈步登山,俗称“张公背张婆”,今人戏称为“新郎背新娘”。

 

罗汉点灯  张公背张婆下方河边,有一石如人,石人手边有一株小松树斜伸向上,稍上另有一石好似灯座,松石成景“罗汉点灯”。

 

   刘海戏金蟾  顺着汤岭古道上行,过三叠泉,回首向左手山峰遥望,可见岩上坐着一个石人,下面有一巨形石蛙,两石构成一景,名为“刘海戏金蟾”。

   

试剑石  过醉石、鸣弦泉和落星泉后,可见路旁有一巨石从中间裂开,似为利剑所劈,上刻“试剑石”三字。试剑石是花岗岩体沿着垂直方向崩塌裂解而成,裂隙顶部宽约0.8米,底部约0.4米。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创业时,曾被敌追逼逃至黄山,悲愤之中举剑将此石劈开。

 

慈母爱子  从五里桥至汤岭关的路上,向云门峰与桃花峰相接处遥望,可见两石一大一小,犹如母亲怀里抱着婴儿。旧名黄猿抱子,今称慈母爱子。

 

笠人石  在汤岭关向焦村方向遥望,可见左手云门峰西坡,有石如人,头戴蓑笠。

 

呼龙石  在白龙溪侧,石上刻有“呼龙石”三字,现已湮没。

 

回澜石  在白龙桥上方。桃花溪水奔腾而下,有巨石力挽狂澜,致使溪水徐行缓流。石上刻有“回澜石”三字,已湮没。

 

麟石  在虎头岩溪中,距丹井仅数步,有一纤小巧石,称“麟石”,已湮没。

 

蜡烛石  由慈光阁步行登山,过金沙岭,道右山谷中,有两根石柱,并列耸立,如一对蜡烛,烛泪斑斑,故名蜡烛石。清人曹来复诗:“露滴蜡流泪,云起篆烟浮,寂寂空山里,仙人好夜游。”

 

碰头石  在金沙岭下,月牙亭上方。路旁有石伸向路面,过去道路较窄,游人至此,稍不留意,即会碰头,俗称“碰头石”。现今路已加宽,石被削平,再无碰头之虞。

 

壁虎攀壁  在青鸾桥东侧的悬崖峭壁上,有一石似壁虎,作沿壁攀登状,故名。

 

金鸡叫天门  顺着半山寺崖壁“空中闻天鸡”五字石刻,向天都峰腰仰望,一石如雄鸡,头朝天门坎,振翅欲啼,故名。

 

老鹰抓鸡  “金鸡”背后,有大石如苍鹰,展翅舞爪,其势汹汹,欲抓前面“金鸡”,两石结合,构成“老鹰抓鸡”奇景。

 

 

 

推荐新闻

    图片新闻